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有唯美派的文藝片在香港異軍崛起、賣座沖破千萬港幣,引發台灣一堆片商爭購發行權,這部片就是改編自香港知名女作家亦舒原著的「玫瑰的故事」。
香港影壇在1980年月流行的是城市喜劇或是成龍式動作片,俊男美女掛帥的浪漫戀愛電影已被認為「老土」、「過時」,連帶在被港片征服的台灣,文藝愛情片的行情也江河日下,連曾是代表巨星的林青霞、秦祥林、秦漢等都必需轉型。
【聯合報/蘇詠智】
「玫瑰的故事」港版主題曲是由甄妮演唱的「最後的玫瑰」,專門為片子打造,在香港的反應很好。甄妮在三廳戀愛片最風行全台的1970年月就是主題曲天后之一,正本若是「最後的玫瑰」由她重唱成國語版,自然是完善的放置,哪知道片子公司談妥和飛碟唱片合作,為「玫瑰的故事」打造新的國語版插曲,是以換成黃鶯鶯一人獻唱的多首歌取代,她的專輯「賭徒」順理成為「玫瑰的故事」國語版原聲帶,此中「留不住的故事」獲選為主題曲。 接下來又出現新的困難,港片當時在台上映必然是國語配音的版本,有時主題曲也連帶會換成國語版,倘使廣東歌沒有一併灌錄國語的版本,可能就會找新的國語歌來取代。
「玫瑰的故事」紅遍香港,消息立即傳到台灣,嘉禾等3家公司在爭搶,最後被台灣的學者影業給買下,放置在暑假黃金檔上映,主打年輕學生和情侶。
那時的張曼玉,才20出頭,仍有可愛的小虎牙,是個標準的偶像美女,接到的角色難度都不算高,也沒人看出她有成為演技派的潛力,楊凡其實和張曼玉也曾有一段緣分,本來她剛從英國回香港,一面在連卡佛百貨童裝部服務,兼差當模特兒,一次被指派到楊凡的攝影工作室面試,楊凡一講這是要拍泳裝,張曼玉直接拒絕、表示本身不拍泳裝,就頭也不回脫離。
如此錦繡的林青霞,飾演亦舒筆下的黃玫瑰,應當是沒得抉剔了吧?但楊凡多年後撰文寫道,自己問過亦舒,該找誰演黃玫瑰最好,她只告知他一個名字:張曼玉,並且強調張曼玉不管演技如何,光是造型做好、站在鏡頭下,就可以讓觀眾看得目不斜視。完美娛樂城-運彩 帳戶
楊凡愣了一下,對她留下深刻印象,保舉施南生這個女孩,新藝城沒有掌控住機遇,張曼玉後來列入港姐選美,獲得亞軍與最上鏡獎,天然而然簽進TVB與關係企業邵氏。林青霞那時事業重心已垂垂移到香港,算是台灣女星西進後成長最成功者之一,明星丰采並未比在台灣拍攝戀愛文藝片時暗淡,演技又變得更老練,只是年紀較鍾楚紅稍長,芳華的感受稍缺一些。但她本身居然曾表示,林青霞可能更適合來扮演。最早傳出要拍「玫瑰的故事」,是演而優則製片的徐楓,她的湯臣公司將與其他單位合作拍攝這部影片,相中在影壇紅得發紫的鍾楚紅,鍾楚紅錦繡醒目,那時又正年輕卻不失性感、成熟的韻味,確切是很多人心目中完美的「黃玫瑰」。
昔時的香港,浪漫文藝片其實不看好,就算有亦舒名著的號召,也不見得能讓片商充滿信心。圖/摘自imdb
亦舒在文章中描述,本身正本就要到英國讀書、行李都還沒清算好,萬般不情願一大早從香港島的家中過海到啟德機場接一位台灣來的新星,雖然起初已在試片室看過「窗外」,感覺林青霞很秀氣很孤獨,心中仍是對這被指派的採訪佈滿怨氣,只是礙於顏面不得發生發火。
在「玫瑰的故事」正式在台上映前,已先透過黃鶯鶯淒美的歌聲、搭配片中浪漫唯美的畫面,捉住了女學生和情侶的注意,上映後票房還不差,電影原聲帶也大熱賣,「留不住的故事」至今仍讓人難忘,但楊凡以後修復了「玫瑰的故事」,還找了謝君豪、蔡少芬從新為男女主角配音,國語版卻極難再尋,「留不住的故事」也只能成為資深台灣觀眾的回憶了。
提起華人區最知名的言情小說女王,台灣首推瓊瑤,香港則絕對是亦舒,亦舒來自個大師庭、本姓倪,科幻小說名家倪匡恰是她的親哥哥,她很年青就憑出色的文筆取得重用,替有名的報刊、雜誌擔負文娛記者,見過一堆大牌紅星,之後曾赴英國留學,返港後又做過編劇、新聞處官員、大飯鋪公關等,人生十分多采多姿。
留言列表